中业岛“危机”的“虚”与“实”

版权声明:

本文版权归“南海战略态势感知计划”所有,文中所有的文字、图片、表格均受到中国法律知识产权相关条例的版权保护。欢迎转发、关注,转载请联系[email protected]授权,并务必注明出处。未经许可,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使用文中的信息用于出版、发行等目的。

2019-04-30 | 陈相秒 ; 姜艳川
Share

2019年以来,美国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下属的“亚洲海事透明倡议”(AMTI)连续发布报告指称,中国自去年下半年以来开始集结海上民兵,意在监视甚至阻扰菲律宾在中业岛等岛礁的建设活动。此举引起了菲国内及国际舆论的广泛关注,也给持续向好发展的中菲关系掀起了不小风波。为更好理解该事件本末,本文尝试从事实和逻辑角度进行回顾和剖析,供各位读者垂鉴。

一、美智库眼中的“数百艘中国渔船与海上民兵”

今年1月,CSIS发布《照亮南海的黑暗船队》 报告称,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合成孔径雷达(SAR)及可见光红外成像辐射仪(VIIRS)等技术监测显示,大量的中国渔船在南沙群岛渚碧礁、美济礁海域集结。在2018年8月最忙时节,渔船数量一度达到300艘。其中,有10艘在中业岛、南钥岛和太平岛附近海域集结。该报告推定,这些中国渔船并不参与捕鱼活动,实际上是“海上民兵”,主要从事巡逻、监视和补给等旨在强化中国在南海实际存在的“准军事活动”(paramilitary activities)。

2月6日, AMTI在其官网发布报告《压力之下:菲律宾岛礁建设激起了准军事的反应》 ,进一步指称,菲律宾在2018年5月开始南沙群岛中业岛的跑道修复工程;12月中旬,出于满足停泊吃水更深船舶和提升补给能力的需要和考虑,又在中业岛的西边启动填海和修建“海滩坡道”作业。据此,报告认为,可能是出于对菲方岛礁建设的反应,中方从2018年7月开始就陆续从渚碧礁派遣军舰、海警船和搭载民兵的渔船在中业岛西南边12海里的海域活动。12月3日,在菲方启动“海滩坡道”建设前,中国的船只增加到了至少24艘;12月20日,中国船只达到了95艘,而后到2019年1月26日,中国船只减少到了42艘。

图1 AMTI报告中2018年12月20日卫星影像

报告称,中国继续采取“卷心菜战略”(cabbage strategy),渔船大多在距离中业岛西边2-2.5海里的海域活动,军舰和海警船只则在偏南和西边稍远的海域活动,渔船-执法船-军舰由内而外形成“同心圆”,层层包围。

4月16日,AMTI再次发布报告称,自2019年3月初以来,中国船只一直在菲占南沙群岛南钥岛(Loaita Island)和双黄沙洲(Loaita Cay)附近活动,且数量从3月12日的1艘增加到了3月29日的15艘。报告认为,这些50米长的大型拖网渔船,要么并无从事海上捕鱼迹象,明显是民兵船只;要么就是常常在南沙海域从事砗磲贝(giant clams)捕捞和珊瑚礁破坏活动。该报告最后称,海上民兵组织现在和将来很可能仍然是中国在南沙群岛最引人关注的力量。

该报告的观察视角和思维逻辑与此前中业岛的相关报告如出一辙:即发现有大量船只在相关岛礁集结,这些船只肯定是中国的,且大部分是搭载海上民兵的渔船。

图2  AMTI报告中2019年3月29日南钥岛船只情况 

二、菲表态日趋强硬但中国保持理性

起初,除部分媒体如发行量最广的《每日问讯者报》、《星报》(Philstar)等对AMTI报告内容进行相应援引和报道外,菲国内并无太多关注,菲方政府也保持相对理性和客观的立场。

2月14日,菲律宾总统发言人班尼洛(Salvador Panelo)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菲国防部已经展开调查,并明确中国渔民(船)享有和菲渔民(船)同样的捕鱼权。 同日,菲武装部队总司令马德瑞加(Benjamin Madrigal Jr.)进一步澄清,并未收到中国船只干扰菲升级中业岛设施的报告。 3月5日,菲西部军区指挥官、海军中将雷内·梅迪纳(Rene Medina)针对卡拉延市长和媒体的询问再次表示,并未收到有关中国船只阻止菲渔民在中业岛附近捕鱼的报告,但确有大约10艘中国船只停泊在这些岛屿附近。他表示,中国船只是“民兵部队”,可能在监视菲方。

但进入3月底、4月初以来,菲国内对“中业岛事件”的舆论进一步发酵。3月29日,菲西部军区公开表示,今年1月以来已有超过600艘次的中国船只在中业岛周围活动,其中2月10日,也就是菲方将有关设备运上岛上的当天,中国船只多达87艘。 菲军方称,中国船只都是海上民兵船,偶尔还能获得海警船的补给,其目的是为彰显实际存在。  4月1日,菲军方又称大约有200艘中国船只在中业岛附近海域活动,菲外交部门随后向中方发出外交抗议。

此后,菲政府表态渐趋强硬。4月2日,班洛尼声称,中国渔船可以留在中业岛附近争议海域,但所谓“准军事部队”必须离开。 随后,菲外长洛钦又称,国际仲裁法庭(南海仲裁案仲裁庭)已经做出裁定,“西菲律宾海”属菲律宾所有,中国船只现身中业岛附近海域非法且侵犯了菲主权。 据此,菲政府进一步强调,主权问题不容谈判,如果中国不对菲外交抗议做出肯定回应,菲方在对华关系上将采取更为强硬的措施,并暗示杜特尔特将可能在访华期间与中方讨论中业岛船只问题。

面对国内不断升级的朝野舆论,菲总统杜特尔特在4月4日公开表态“如果中国侵占中业岛,他将命令士兵进行自杀任务行动”,但他也坦言中业岛事件“同更大的地缘政治游戏有关,而不是针对菲律宾的”。

事件发生以来,中方始终保持克制,避免事态升级,在同菲方保持沟通的同时,积极澄清和回应菲及国际社会的关切。4月1日,中国驻菲大使赵鉴华进一步澄清,在中业岛周边海域的中国船只是渔船,完全没有武装,且有关数量有待查清。 中方外交部也明确表示,中方船只在中业岛的捕鱼活动是正当权利,且与往年相比并无太大变化。

三、中业岛“危机”真相几何?

“中业岛风波”发生以来,中菲两国都对美智库报告中提出的信息进行了查证,事件的“虚”与“实”也逐步清晰。

  图3   中国“高景一号”卫星2018年12月26日拍摄的中业岛遥感影像图

其一,就如中国政府所一再澄清的,今年中国渔船的活动与往年并无太大差异。就技术层面而言,与AMTI发布的卫星图像同时段的2018年12月26日,中国“高景一号”卫星拍摄的中业岛遥感影像图显示,除了在岛的西南侧有两艘渔船正向西北方向航行外,岛的周围没有任何船只。根据AMTI公布的图像来看,大量船只实际上是在中业岛附近的潟湖内,它们与中业岛尚有较大距离。显然,所谓“中业岛对峙”完全是在错误图像解读基础上臆想出来的。  

需要强调的是,在中业岛附近海域活动的船只是动态的,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观察的具体时间。几乎每天都有船只进出潟湖,不同日期,甚至是同一天的不同时刻,船只的数量也会有很大变化,不能一概而论。即便是在“危机”的高热时段,根据4月4日、14日获取的卫星影像,潟湖内分别有9艘、14艘船,变化较大,但远未到百船围岛的程度(见下图)。 

 

实际上,菲国防部门也一再查证,中业岛附近海域中国船只远未有数百艘之多。而AMTI报告中卫星图像上显示船只数量变动较大的12月份,临近中国传统佳节春节,而春节正是中国水产需求旺季。因此,偶然出现的大量船只有很大可能是集中捕鱼的渔船。而其中出现的个别公务船只正是监管渔业生产的海警舰船。

坦率地讲,在周边国家的掠夺式捕捞之下,南海渔业资源大规模衰减,生态系统也日遭破坏,海上渔业资源经济可捕捞量急剧下降。在此背景下,中国渔船的数量远无增加可能。更何况,中业岛附近的潟湖还有越、菲等国的船只出现,单一的卫星影像也无法判断这些船只的国籍。

中业岛附近潟湖是中国渔船的传统渔场,周边除了中业岛之外,还有中方进驻的渚碧礁,中方包括渔船、海警船和军舰在内的船只出现在这里再正常不过。

其二,大部分船只为“海上民兵船”的说法属于过度臆测。AMTI报告有意将中国船只活动与菲中业岛建设相关联,在未经现场确认的情形之下,事先推定中国船只为“海上民兵船”。报告认为,从卫星影像上发现有大量船只锚泊,没有使用拖网捕鱼或在海里部署渔具的迹象且许多中国船只并无法被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识别,这些情况符合海上安全部队的特征。但客观来讲,就如新加坡学者张宏洲所言,一方面囿于技术和经济效益等条件的限制,并非所有的渔船都装有船舶自动识别系统(AIS),据笔者实地调研,中国就不少在南沙作业的渔船仍没有安装AIS;另一方面,中国渔民(船)在南海的捕鱼作业方式多种多样,除大型船只的拖网捕鱼,受南海渔业资源分布和自然地理条件限制,更多的是采取夜晚灯光捕鱼、岛礁潜水捕鱼等传统作业方式。 另外,南海周边国家都对渔船在敏感水域活动有一定的补贴,还不能排除部分渔船锚泊在潟湖内是为了获得更多的财政补贴。

AMTI的报告在没有实地调研,未考虑当地渔业环境和作业方式复杂性,就言之凿凿中国在该地区部署了大量的“海上民兵船”,显然不能令人信服,只会进一步刺激局势的紧张。

其三,菲方的反应并非迫于中业岛实际局势的压力,而是为了平息国内沸沸扬扬的舆论。通过公开信息,我们不难获知,2019年以来,中业岛及其周围并不存在中菲对峙的严重危机,双方互有防范,在现场都派遣了公务船,但主要出于警戒的目的,也是通常采取的动作。这一点,通过前述中菲双方的反应不难获知。就如菲国防部长洛伦扎纳在2月4日表示,中业岛跑道原本计划于2018年完工,但由于恶劣的天气和汹涌的波涛,施工被推迟了,因而有关工程延后与中国并无关系。 同时,菲军方调查自始至终也一再表示,未见中方船只干扰菲在中业岛及附近海域的行动自由。

但3月底以来,在国内外舆情的发酵渲染之下,菲律宾官方开始强硬表态,但即便如此,菲方也未举出过多的证据和信息,更多的是重复AMTI等西方媒介的说法,同时展现强硬,显示其捍卫主权的决心。一个不容忽视的情况是,尽管AMTI的报告漏洞百出,但却很容易就调动起了菲律宾国内的舆情。

四、结论与思考

中国与菲律宾对包括中业岛在内的部分南沙岛礁存有争议,两国的渔船、公务船和军舰会经常在争议海域有各种各样的互动,都不算是大新闻,不值得大惊小怪。

南海自然地理条件异常复杂,周边国家的海上活动十分活跃多样, 即使是周边国家的政府对南海的地质地理、资源分布和人文社会存在等也没有完全的了解,可能也无法全面掌控该地区渔船的动态。因此,我们在观察南海局势时要有一定的谦逊,要充分考虑到情况的复杂性,不能仅凭几张卫星图片就自信发现了真理,更不宜带着其他目的进行无端地炒作。

陈相秒

陈相秒,中国南海研究院副研究员,南京大学博士。主要致力于南海问题与地区安全、一带一路、外交决策理论研究。先后在新加坡《联合早报》、《世界知识》、《国际观察》等刊物发表学术及政策分析文章数十篇。

姜艳川

姜艳川,北京瞰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长期从事遥感目标工作,致力通过遥感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结合,为行业提供领先的遥感信息服务。